作者: 李亞楠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8-31 10:20
王建英是菏澤市開發區廣州路中學教科室主任兼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同時還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從教以來,她把全部心血傾注在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上,在工作中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其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敬業愛生的教育情懷,贏得了學校師生和家長的一致稱贊。今年教師節前夕,她被市委宣傳部和市教育局評選為“菏澤市最美教師”。
自2013年進入廣州路中學以來,王建英便一直擔任畢業班的授課任務,畢業班時間緊、任務重,但她從來不叫苦、不叫累,心中裝的只有學生。
2017年的春季,王建英因病在醫院做了一個小手術,第二天,未完全康復的她就重新回到了講臺上,旁人驚訝于她驚人的毅力和敬業精神時,她卻說:“沒什么,班里的孩子們需要我,耽誤不得!”
王建英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并將一個母親最深沉的愛,融入到了她所熱愛的事業當中。2018年,王建英迎來她的“二寶”,從懷孕到臨產前,她一刻也沒有停止對課堂的教學,集體教研、聽評課她一次不落。“沒感覺累,和老師同學們在一起就覺得有使不完的勁!”王建英微笑著說。
“工作別說累,看看王老師!”“要像王老師一樣努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漸漸地,王建英成為了廣州路中學全體師生常常提起的身邊榜樣。
她帶的班里曾有一位家庭困難、身世坎坷的女生,初一入學時自卑怯懦,渴望關懷。王建英便主動和她談心談話,關愛她的學習和生活,得知她從小很少穿過新衣服,便自掏腰包給學生置辦了新衣。三年下來,該女生走出校門時,陽光自信,仿佛變了一個人。學生們都說王建英會“魔法”,但真正了解王建英的人會發現,她用的不過是一顆真心和春風化雨的教育手段。
她不僅關注個別學生的需要,而且能及時發現班級學習問題并及時跟進。班里的同學對外語學習興趣不大,她就積極與任課老師接洽,根據班里的學情和孩子們的特點制定激勵和督促舉措,帶領同學們發掘課程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找竅門、練方法,同學們在她的帶動下把外語學習的“苦差事”變成了“快樂源”。
“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年輕人滿腔熱情、心懷理想,只是方法經驗上有欠缺,很容易被挫敗積極性。”身為教科室主任的王建英時刻關注著年輕教師的成長,并積極參與學校實施的“青藍工程”。青年教師卜凡與王建英同科同組,剛入校時教學成績不理想、課堂效果一般,其自信心備受打擊。王建英就不斷鼓勵她并傾囊相授,幫她精心備課、磨課。在王建英的幫助下,卜凡在教學上進步迅速,后來還榮獲了“菏澤市優質課一等獎”等榮譽。
“教師應當是學生學習成長中的‘服務者’、‘協助者’,要成為學生的朋友,而非高高在上的‘領導者’,應當讓學生輕松愉悅地享受學習的過程。”談及對學生的教育,王建英眼神流露出關愛之情。王建英介紹,在她的課堂上奉行著“四多四少”理念——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導。靠著這種教學理念,她班級的成績一直在開發區名列前茅。更為重要的是,她深刻把握思政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關鍵作用,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黨史國情、普法崇德方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了“立德樹人”。 文/圖 記者 李亞楠